何云慧 桂林市中医医院
(资料图片)
静脉输液主要是指将大量药物、电解质或无菌液体通过大气压以及液体静压原理向患者体内进行输送。静脉输液的主要目的是补充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流失、水分缺失,或输入药物以治疗特定疾病。根据输液部位的不同,可将静脉输液分为高营养输液、中心静脉输液以及外周静脉输液等。但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静脉输液有哪些不良反应,亦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今天,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静脉输液方式
上肢静脉输液:这是最常见的输液部位,包括前臂、手背、手肘前侧和上臂的静脉。患者通常坐着,将手臂放在一个有垫的支撑物上,手臂的位置应低于心脏水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疼痛较轻、易于操作,输液速度易于控制。
下肢静脉输液:这种输液部位主要用于需要快速输液的情况,例如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在输液前仰卧或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使输液速度可以更快。
中心静脉输液: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输液方式,通常用于严重的、需要迅速治疗的疾病或创伤。中心静脉输液通常使用导管,通过颈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输液。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通过血管将药物输送到血液循环中,但缺点是可能引起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周围静脉输液:这是最常见的静脉输液方式,通常通过手背静脉、手臂静脉进行。与中心静脉输液相比,周围静脉输液的优点是简单、安全,并发症较少,但药物的吸收速度较慢。
静脉营养输液:这种输液方式主要用于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摄取营养的患者,例如昏迷、有严重肠道疾病或食道狭窄等病症的患者。静脉营养输液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外周静脉或肠内营养输液系统进行。
二、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发热反应,主要是因为患者输入了致热物质,如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等。
2.应对措施
对输液器具的包装、灭菌日期、有效期等进行认真的输液前药液质量检查。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3.处理办法
对反应较轻的病人,应立即放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对反应较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化验科作细菌培养。
对体温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操作,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激素药物治疗,但需遵医嘱。
(二)静脉炎
1.原因
患者若是长期连续输入刺激性强、高浓度的药物,或是将刺激性强的塑料导管长时间放置于患者静脉内,极大可能导致患者静脉壁出现化学炎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能表现为静脉壁的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静脉溃疡。此外,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也是导致静脉感染的重要原因。
2.应对措施
为了预防和治疗静脉炎,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首先,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进行输液,同时控制点滴速度,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此外,应定期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处理措施:当出现静脉炎或感染时,应立即停止在此部位进行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同时,可进行超短波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也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中药治疗,如金银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如发生合并感染,应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空气栓塞
1.原因
输液器具不完整:输液器具的完整性对于防止空气栓塞至关重要。如果输液器具出现破损或接头松动,空气会趁机进入静脉。
操作不当:如未及时排气或排气不彻底,以及穿刺过程中气泡未能完全排出等都可能导致空气进入静脉。
输液速度过快:如果输液速度过快,空气可能会在静脉内形成气泡。
2.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在进行输液前,要仔细检查输液器,并确保将输液导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添加或更换输液瓶。
处理方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左侧卧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的尖端部位,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收缩,空气会被打成泡沫,分次少量地进入肺动脉,最终被吸收。进行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况。如有条件,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将空气抽出。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肺水肿
1.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导致循环血容量迅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继而导致患者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甚至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常见。听诊史可闻及患者肺部充满湿啰音,心率增快且节律不齐。
2.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在药液输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适宜的输液速度和总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者、儿童以及心肺机能受损者。
对策方法:如果出现上述状况,立刻终止输液并及时向医师报告,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让病人采取坐端位置,双足下挂,这样有助于减少下肢静脉的回流,从而降低心脏的压力。同时,稳定病人的情绪,减缓其焦虑感受。给予氧气支持,氧流速度为每分钟6~8升,在湿化器中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达到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灭和消散的效果。依照医生指示,施用镇定剂、治疗哮喘、强化心脏、利尿以及扩张血管的药品。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交替绑紧四肢以阻止血液流动:使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对四肢适度施加压力,阻止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可维持。每5~10分钟交替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通过静脉放血200~300毫升能够有效降低回心血流,但应慎重使用,尤其对于贫血病患应禁止使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