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栏目首页 > 数据 > 正文
营商环境国际化的着力点在哪?
2023-08-26 05:17:43来源: 浙江日报

潮新闻 潘如龙 周宇晗


(资料图)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年5月1日,世界银行正式发布营商环境评估新体系B-READY的指南手册和方法论手册。这部评估新体系汇集了184个世界银行成员国和无数智库专家的意见建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什么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与国际接轨,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4月,浙江召开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喊出“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的口号,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如何认识自身存在的短板,顺应世界银行新的评估体系,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2003年起,世界银行开始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00多个经济体进行排名,对全球投资、国际贸易和营商环境改善产生了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各经济体制度、文化、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好的营商环境标准也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此,2021年9月,世界银行决定停止运营发布了17年的《营商环境报告》,探索新的评价方法。

与之前的DB((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相比,B-READY呈现出许多新特征:致力于降低企业从设立到清算终止全生命周期制度交易成本,10个一级指标里,除了纳税和企业破产,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实际效果,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立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和效率三个二级指标,一体推进;追求更美好和更高效的制度,数字化和绿色化内容几乎融入到所有指标中,如电子政务、在线服务、绿色税收等。

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第一步就是“走出去”,对标国际惯例、通行规则、通用标准,正视自身与世界前沿水平相比的差距,把握新需求、新变化、新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体系。

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大幅压缩审批事项等一系列改革,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大经济体之一,被采信的改革数量位居全球第三。

进步显著,但差距依然存在。比如,截至2020年,在企业开办上,全球最佳表现的新西兰只需要1个环节、耗时0.5天,而中国内地还要4个环节、耗时8-9天;在跨境贸易环节,多个经济体进出口最佳表现是1小时内通关、零成本,而中国内地出口合规耗时平均为21小时、成本256美元,进口平均为35小时、成本243美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空间在哪里?或许就在这些差距里。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直保持着开阔视野和忧患意识。在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评价,“浙江的营商环境远没到天花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工作介绍时,首先便是“亮晒”浙江与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经济体的差距。

据世界银行作出的评估计划,B-READY第一轮评估报告将于2024年-2026年发布。对标国际一流,浙江主要存在哪些短板?

政府有为如何与市场有效相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厘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世界银行B-READY评估新体系中,每个指标的达标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浙江一直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简政放权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激活市场经济的内生动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某些领域还存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职能越位、缺位、错位,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推进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民营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重点突破如何与全面推进相结合。2020年10月,杭州被确定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这意味着杭州担负起了展现中国“营商环境之治”的重要使命。今年3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了《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是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其中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数字化应用等内容是对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指标的积极响应。但从浙江全省来看,尚需解决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问题。既要抓好这些试点、示范,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支持其对照对接国际规制,也要着力解决全省各地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事实上,当前在全省各地,相互之间的招商引资、“挖企业”情况并不鲜见,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各地营商环境的不平衡。

经济开放如何与人文环境相呼应。对于招商引资,如果说“引进来”更多拼的是政策红利、政务服务、基础配套等“硬支撑”,那么“留下来”还要依靠本地的文化传统、人文素养、社会风气等“软环境”。有专家将B-READY翻译为“宜商环境”,也是认为“宜商”比“营商”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更具有“家”的安全感和舒适性。一个城市里,有多少家剧院、电影院、书吧乃至酒吧、咖啡馆、便利店,都跟“宜商”程度直接相关。眼下,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拼招商引资,但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上恐怕是条短腿,需要补上这一课。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味跟跑是不够的。如何在“应有尽有”的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独特吸引力?关键是找准营商环境国际公认指标与本土特色之间的耦合点。结合浙江的实践,笔者看到了三大关键词。

一是高效。企业开展业务的便利度和自由度,是影响企业入驻和投资的决定性要素。“大市场、小政府”是浙江特色。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将体制机制优势和环境优势写进了“八八战略”,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近年来,浙江连续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改革,在涉企事项上不断简政放权,打破部门壁垒,简化办事流程。对标国际先进,还要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坚持缩减环节不停步、政策创新不松懈、解题解难不懈怠,“主动上门送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营商环境无感检测,真正做到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二是公平。公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浙江在册市场主体高达943万户。为了让“万类霜天竞自由”,浙江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022年,浙江发布方案,率先实施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接下来,重点是贯彻执行条例,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反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同台竞技、公平竞争,形成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开放。从“地瓜理论”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发展工程”,在开放中谋发展向来是浙江的拿手好戏。近年来,除了加快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外,浙江更加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的规划建设、经济运行和现代管理等经验,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域内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既要紧紧追踪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平台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领域抢先布局,制定更多的浙江模式、浙江标准。同时,着眼于人文环境建设,提倡“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逐步提高语言、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凝聚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合力,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培育有利于国际化企业茁壮成长、人才安居乐业的沃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鹤壁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入口(鹤壁市教育局)
  • 专项整治电竞酒店等新业态 江苏南通警方打通未成年人住宿安全“最后一公里”
  • 淮南市2023年1-7月限上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 恒天海龙(000677.SZ)发布上半年业绩,净利润2507.46万元,同比下降17.25%
  • 希荻微:拟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28.4%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